汉能汉能薄膜在2013年和2014年间曾经是港股里最看不懂的妖股,而它的创始人李河君在2015年3月以1600亿元的身价荣登中国首富,不过仅仅3个月,其身价就暴跌1000亿元,被称为最快跌落的首富。
未来,行业发展更加成熟将促使光伏制造5大环节的利润进一步合理化。而该领域小企业能否保持市场份额甚至持续发展,决定性因素是技术革新和成本控制能力。
通过股权合作以及供应链合作方式,二者向对方的优势产业链渗透。不仅如此,硅料投资额大,约为10亿元/万吨、投资回收期长。硅料上一次凸显其在产业链中的王者地位,是在10多年前。目前,协鑫硅料产能为11.8万吨。太阳能光伏硅料江湖风云再起。
首先,颗粒硅能否大规模量产,能否颠覆硅料行业,仍需时间检验。对于协鑫来说,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江苏美科属于江苏环太集团,曾用名江苏高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
随着二季度的接近,价格一直涨不停的各版块能否保持价格平稳乃至下调,让人期待。且不论上下游企业最终的博弈结果谁赢谁输,一个合理的价格是光伏人期待的。业内人士认为,在硅料价格持续走高的同时,硅片龙头企业价格维稳、电池龙头企业价格下调,或者预示价格拐点的到来。环太集团为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硅片制造的集团性企业,现拥有江苏扬中、内蒙古包头市两大光伏生产基地,拥有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渡云科技有限公司、扬中市环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其单晶硅片制造能力15GW,总资产42.3亿元。
上机数控2021年单晶硅产能为20GW左右。硅片新贵要想从隆基、中环手中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不容易,因此企业间的互搏或更为激烈。
高景太阳能这一名字应该算是惊艳出场。新玩家争先入场3月22日,有相关报道显示:三一集团意欲在云南上马30GW单晶硅片项目,其产能规划为:2021年布局5GW,2022年布局15GW,2023年布局10GW。规模在增强企业自身实力的同时,也是有效进行降本、抢占市场,乃至打击竞争对手的有效手段。为何要发力单晶硅片?其实不言而喻。
缘何情定单晶大尺寸硅片?纵观上述硅片的扩产,主要发力点都为单晶大尺寸硅片。上机数控、京运通、高景,其扩产硅片尺寸主要为210,美科、双良节能,在其相关协议中亦明确为大尺寸硅片。大硅片以及大尺寸组件已经日趋成为行业主流。进入2021年之后,扩产趋势依旧不减。
业内人士预判,中国光伏行业或将迎来一轮洗牌。京运通创立之初,业务并未涉及单晶硅业务,光伏设备为其主要支撑,与赛维LDK的纠葛在业内较为知名。
光伏行业协会预判:2021年,210和182的产品可能会占据半壁江山,原本的158.75产品占比可能降到5%左右,156.75可能将会成为历史,高功率产品将会快速导入市场。该公司总部、50GW光伏大硅片项目及销售中心将落地珠海,以210mm等大尺寸硅片作为新一代产品,目标成为全球光伏硅片领域的龙头企业。
纵观近几年光伏行业,扩产凶猛。报告期内,公司新材料业务产能逐步释放,营业收入大幅增加。此外,新公司拟投资的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项目的土地、厂房建设、设备入厂等筹备工作尚未开展,项目开工和达产时间尚不确定。高景太阳能成立于2019年,然而并无更多的曝光度,其身后有着IDG的身影。后由于技术进步,该项目产能提升至7GW。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硅片产量135GW,全球占比98%。
2017年6月5日,京运通发布公告称,与内蒙古乌海市政府签署了《乌海京运通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就建设设计5GW多晶硅及单晶硅材料为主的产业园区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约为30亿元。企业在发力单晶的同时,同样下注大尺寸。
届时,退潮之后,裸泳者或将遭受严重打击。如三一集团一样跨界进入硅片行业的企业并不少。
3月25日,隆基发布了4月份硅片价格,全线维稳,通威单晶电池片则价格全面下调。随着大硅片兴起,根据行业市场数据,中环210出货量占目前210硅片供应市场的99.5%。
然而,仅一个月之后,3月14日晚间,双良节能发布公告称,与包头市人民政府、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拟签署《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包头 40GW 单晶硅一期项目(20GW)合作协议书》,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分两期建设共 40GW 单晶硅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 70 亿元。硅片端,硅料价格不断冲高,隆基、中环把持绝对优势,硅片新玩家何种动力入局硅片,争抢蛋糕?争取利润或成唯一答案。如果未来产品价格下降,无疑将进一步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
二期 20GW 单晶硅及下游组件项目将根据市场环境、资源配置等情况适时推进。多年的单晶、多晶之争,随着单晶成本的下滑,单晶愈发强势,且已成为主流选择。
该消息暂未得到三一集团官方的证实。2020年12月10日,珠海国资委与高景太阳能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约170亿
这议案要求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制定标准和指令,禁止美国联邦资金用于采购中国生产或组装的太阳能电池板,要求美国政府审计署向美国国会报告联邦政府部门机构从相关实体购买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要求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对美国国内太阳能电池板市场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的全球供应链和劳工构成展开独立的调查。早在2011年,据《纽约时报》报道,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军队拨款法案,法案中其中却包含了一项特别条款,要求美国军方不得采购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并要求军方优先购买本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
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肯尼迪参议员在声明中说:报告显示,中国通过新疆强制劳动来生产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它产品,同时大量出口到美国。里克斯科特、马可鲁比奥和约翰肯尼迪等八名共和党籍参议员星期二(3月30日)提出《把中国排除出太阳能法案》,禁止美国联邦资金用于采购在中国、尤其是在新疆生产或组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继新疆棉花遭到打压之后,美国参议院的几位共和党议员提出一项议案,要求禁止美国联邦政府采购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2018年,根据美国贸易代表提出的建议,美国将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分在今后四年分别征收30%、25%、20%和15%的关税。
数十年间,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摩擦就从未停止。此后,特朗普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加征高额关税
据新浪网报道,3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时表示,今年起风电光伏发展将进入平价阶段,摆脱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实现市场化、竞争化发展。行业层面来看,光伏产业技术升级带动装机成本持续降低,过去十年以来,光伏度电成本已下降超过80%。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隆基股份、捷佳伟创、东方日升、阳光电源。我国光伏产业链竞争格局良好,龙头企业具备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行业高速成长。